纵向ctDNA监测助力局部进展期胃癌精准风险分层:PLAGAST研究揭示分子复发的“前哨信号”
胃癌是全球最常见且致死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。根据 2022年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,胃癌在所有肿瘤中发病率排名第五,死亡率则位居第四,每年约有97.8万新发病例及66.9万死亡病例
胃癌是全球最常见且致死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。根据 2022年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,胃癌在所有肿瘤中发病率排名第五,死亡率则位居第四,每年约有97.8万新发病例及66.9万死亡病例
很多III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都会陷入一个两难:明明知道基于奥沙利铂的辅助化疗能降低复发风险,但又怕承受不必要的副作用——恶心、神经毒性、免疫力下降这些反应,常常让治疗变成“遭罪”。更无奈的是,医生也没法精准判断谁真的需要强化疗、谁其实不用“硬扛”,导致不少人白
提及黑色素瘤,很多人会想到它是 “皮肤癌之王”—— 早期隐匿性强,晚期治疗难度大,复发风险更是悬在患者心头的一把利剑。传统监测手段如影像学检查,往往要等到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能发现异常,而此时治疗窗口可能已悄然缩小。
接受巩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患者的ctDNA动态监测研究意义:从经验治疗到精准导航这是首次在LS-SCLC中探索ctDNA指导巩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。研究团队不仅证实了ctDNA的预后价值,更重要的是,它筛选出了真正需要免疫治疗的人——避免了低风险患者承受
肺癌 检查点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ctdna 王志杰 2025-10-19 07:39 4
ctDNA作为液体活检标志物,有望改变肾癌的疗效评估、预后预测与个体化治疗决策模式。
哈医大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张显玉教授团队于2025年8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《Advanced Science》发表了题为《Engineered crRNA Drives RPA-T7-CRISPR/Cas14a Cascade for Ultrasensitiv
哈医大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张显玉教授团队于2025年8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《Advanced Science》发表了题为《Engineered crRNA Drives RPA-T7-CRISPR/Cas14a Cascade for Ultrasensitiv
结直肠癌肝转移(CRLM)是临床诊疗中的重大挑战。尽管根治性切除为部分患者带来治愈希望,但术后1年内复发率仍高达50%,这凸显出传统治疗策略的局限性。如何精准识别高危复发人群并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,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问题。在此背景下,MIRACLE研究通过前
目前关于晚期MSI-H结肠癌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数据非常有限,ctDNA检测能否指导这类患者的辅助治疗决策还没有定论。美国匹兹堡大学恶性血液病与医学肿瘤学专家Hannah Maynard医生等近期发表文章解析ctDNA-MRD检测在指导晚期肠癌治疗决策中的发现和
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作为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中常见的驱动基因和治疗靶点之一,根据其突变比例可分为经典突变和非经典突变。ADAURA研究证实了第三代EGFR-TKI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的长生存获益,确立了辅助靶向治疗作为可切除EGFR经典突变NSCLC
根据国际肺癌研究协会(IASLC)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(WCLC)公布的数据,基于肿瘤全基因组的循环肿瘤DNA(ctDNA)检测Signatera Genome,在预测早期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复发及指导治疗策略方面展现出强大的预后价值。